活動區時間:2011-03-07~2011-05-31
是的,在中國,每個人都在路上。
在中國居住五年後,不放過任何機會四處遊歷的Peter Hessler(何偉)決定不再安坐乘客座位,一路昏睡過大城小鎮。他要趁著汽車在中國崛起的熱潮,開始一場駕車橫越中國的冒險之旅。
冒險的第一部,當然是乖乖的報名考駕照。筆試的題目,再度提醒我們,在中國,沒有什麼事是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譬如說:
223. 如果你開車路上遇到淹水,你應該......
1) 加速通過,水才不會淹到車內
2) 停車,下車檢查水深,確認後緩慢行駛通過
3) 找一個人,叫他走在前面,確保淹水的深度不會危害車子
拿到駕照後的第一步,當然是開始規畫行程,何偉拿起北京友人強力推薦的『中國道路指南』,發現上面還附有中國南海正中央的南沙群島,重點是,無人居住的南沙群島上當然是一條道路也沒有。由於南沙群島目前是五個不同國家爭奪的一塊領地,為了宣示主權,所有的地圖一律要標示南沙群島。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台灣,因為政治因素,所有中國出版的地圖,一律必須標示出台灣。到底有誰能從北京一路開車開到海峽這頭的台灣? 當然也不是出版社會考量的原因。
於是,嶄新的道路,不一定有路標,沒規定要繫安全帶,何偉—這個紐約客記者租了一部美國產的切諾基吉普車,開始了他的尋路中國之旅。
在第一部裡,他選擇了沿古代中國橫貫東西的城牆而行(沒錯,它今天被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者塑造為長城),這裡崎嶇難行,本非道路,古老頹敗的城牆承載了古今殊途的意涵:古代它是中國抵禦胡人的工具,今天抵禦胡人的城堡沒落荒廢,人們沿著新修的路去了南方尋找機會。
第二部裡,汽車潮和旅遊熱沿著新開的道路湧向了長城腳下 - 作者居住了二載的一個鄉村。他透過這個叫做三岔的村莊,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新興商業力量和傳統政治力量如何左右它,如何左右這裡的村民。
最後,他沿著有著寬闊十車道的高速公路來到一個個南方雨後春筍般混亂成長的工業城市。從圍繞著一台山寨版胸罩調節扣機器發生的諸多有趣故事,他明白了什麼是中國版本的工業革命。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可思議呢?一座座山被削平變成了工廠,種植柑橘和小麥的手開始給女人做胸罩,成功就在眼前,如果不沿著路往前走,就無法抵達,而更主要的是,他們已經無法返回。
本書最打動讀者的是對眾生深入到本質的刻畫,何偉真實再現了這個時代裡很多中國人特有的空洞感:周遭變化太快,應接不暇,為之所累,而迅速的變化也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簡言之,這不是一個關於汽車和道路的故事,而是一部處於瘋狂移動狀態中的國家的浮世繪,更是一部中國如何被莫名快速的力量所驅動和駕馭的深入記錄。是的,在中國,每個人都在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