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每個人都想要幸福。而他,一位失業的哲學博士,最終在精神病院發現了幸福的起點……《不幸年代裡的小幸福》


活動區時間:2011-03-07~2011-03-31

2004年10月23日,威廉.格納齊諾獲得德國最高的文學獎畢希納獎,評審推崇他是「一位具有仁慈靈魂、不屈不撓,而且注意觀察和傾聽這個時代的幽默作家」,並說:「格納齊諾多年來一直在討論名單之列,我們認為他是德國最獨特、最幽默的作家之一。這在德國文學裡並非理所當然,我們有許多思想深刻的作家,卻沒有幽默的作家。」這份殊榮雖然實至名歸,然而,對這位年過六十的作家來說,卻似乎來得遲些,儘管之前已有許多獎項肯定他的成就,例如不來梅文學獎、柏林藝術獎等,但他依然不是媒體寵兒,只有行家才珍愛他的作品。

畢希納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球」之稱,設立於1923年,以紀念德國近代作家兼自然科學家畢希納(Karl Georg Buchner,1813-1837),戰後,這個原本針對畢希納故鄉作家的地方性獎項,由德國語言與詩藝學院接管,一躍成為全德最具權威性的文學大獎。德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巨擘,都是該獎項的得主,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亨利希‧波爾(Heinrich Boll)、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伊利亞斯‧卡內提(Elias Canetti)及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以及許多近現代德國文學大家。威廉.格納齊諾會被列入德國文學大師之林,雖非意外,但在這個時候來說,只能算是補上遺珠之憾。

1943年,威廉.格納齊諾生於曼海姆(Mannheim),既是德國戰後的新生代,亦是六八學運的世代。德國二戰世代的原罪意識,並未深刻烙印在他身上。他生長於戰後的蕭條與百廢待舉中,亦生長於經濟復甦與起飛的現代西德下,顯然較為關注社會與人的互動。大學的人文科學訓練以及隨後的記者與編輯經歷,在在讓他有了觀察與剖析社會的手段。70年代起,他決定專事文學創作,1977至1979年的《阿布沙弗》三部曲,令他一舉成名,寫作風格也逐漸成形。在這三部曲中,主角阿布沙弗雖是一名上班族,卻是個徹頭徹尾的無所事事狂,和《一把雨傘給這天用》的主角似乎如出一轍,也許更加害羞與寂寞。六八世代的激情消逝後,剩下的只有個人的輓歌與憂傷,一個新的休閒工業與消費文化逐漸成形,個人的異化逐步加深。阿布沙弗的角色有點類似堂吉訶德,只是他要挑戰的風車卻是當代資本主義。70年代的格納齊諾,顯得銳利激進,批判色彩濃烈。

德國統一前夕,《污斑.夾克.房間.痛苦》(Der Fleck, die Jacke, die Zimmer, der Schmerz,1989)一書出版,格納齊諾展現出新的風格,變得沉潛、安靜與含蓄,而他的創作高峰也隨之展開。1994年的《無家可歸的魚》(Die Obdachlosigkeit der Fische)、1999年的《女店員》(Die Kassiererinnen)、2001年的《一把雨傘給這天用》等長篇小說出版,書中瀰漫著狀似背景的幽默和嘲諷,成了畢希納獎評審推崇他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些評論家把他譽為契訶夫的主因。這種特質在《一把雨傘給這天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