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沒有邊界的教室,看德國成功背後的啟蒙教育


活動區時間:2011-02-15~2011-03-31

本書重點

◆有自由時間的孩子,才能夠主宰自己的人生
「你認識那些生活中塞滿一長串訓練、課外活動孩子嗎?……如果讓他們到美麗恬靜的地方度幾天假,他們將會不知所措。……他們不知該如何享受自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時間學習獨處,他們無法放鬆自己,因為從來沒人教他們該如何輕鬆度日。……」
擁有許多「空白」的時光,對德國孩子來說是一種常態,就算不放假也有很多「空白」,父母不安排他們上補習班,也不會因為怕輸在起跑點而安排他們學很多才藝,因此,從小就必須學會安排自己的空白時間。只有讓孩子從小擁有自由的空間,孩子才懂得如何為自己做決定,這樣的孩子,也才能夠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住在四季如春的福爾摩沙,我們究竟認識了多少鳥類?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總在努力背誦著許許多多所謂的知識,卻通常對身邊的生活與環境一無所知?「小K在德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說出我們常吃、只有歐洲出產、連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稱,甚至,只要給他清單,他就可以上超市幫我買菜,比老公買的還正確!」這就是生活。不管書唸得好不好,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

◆贏在起跑點不是贏
大多數的德國家長和老師認為,紮好基礎才是將來致勝的關鍵,眼前的優秀,不一定代表將來也優秀。務實的德國人,認為基礎比什麼都重要,沒有穩固的地基,再美麗的房子也有可能坍塌。所以,「留級重讀」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在德國人的觀念裡,留級就表示對於這一年的課程不夠熟悉,所以再讀一年,把基礎打穩一點,對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是一件好事。

◆玩,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課
「某一週的主題是『中古世紀』,每天都進行關於中古歐洲的各種活動,孩子參與其中,把歐洲中古世紀的生活搬進學校課堂裡,老師還教大家用廢棄的硬紙板,做成打仗時所穿的騎士服,並自己為它噴漆、上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德國的小學課程看起來內容豐富,且不強求孩子死記硬背,更尊重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教學設計有趣又不失教育性,因此大多數孩子都能快樂成長,不會因為課業問題需要額外補習,「玩」就是他們的主修,而從中學習更多。


推薦序

《推薦序》原來學校也可以如此上課    李偉文

當我們習慣以特定角度來看待某些事物時,就很難想像它會是另一種模樣,這也就是我們身處世界之中,每天在成千上萬的訊息轟炸之下,卻看不見真實世界的原因。畢竟,我們的所知限制了我們的所見,而我們的所見又限制了我們可以理解的事物。教育制度也是如此。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台灣的教育制度有問題,我們也嘗試不斷改革,但是往往舊問題沒有解決,卻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佳慧所寫的這本《沒有邊界的教室》帶我們跳脫身處的環境,看到德國的教育現場,讓我們用新的角度看到──原來有人是這麼做的!當然,德國的教育制度不一定適合我們,因為各國的風土民情、歷史文化都不相同,但是在全球化競爭的地球村之下,也可以提供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是孩子長大進入社會後,最需具備的素質與能力?我們有沒有確實地給予孩子這些學習的機會?
因此看到德國的小學教育非常重視孩子的生活能力以及養成運動的習慣,同時非常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是不容許的,培養他們成為懂規矩、有自律的孩子,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卻是常被我們忽略掉的。

我尤其羨慕他們將閱讀習慣的培養結合「讀書之夜」的有趣活動,引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同時在課程中也讓孩子具有「說故事的能力」,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並且有能力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總是覺得,溝通與傾聽的能力將會是孩子長大後,在未來專案工作型態的社會中存活的最重要能力,也是合作與民主的基礎,可惜的是,這點在台灣的教育現場,也往往是較弱的一環。
透過佳慧詳盡的描述與生動的文章,我們彷彿跟著她一起面對不同文化的震撼與反省,相信不管是老師或家長都能從其中獲得一些啟發,在往後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做法。
 ------------------------------------------------------------------------------------------------------------------------------------------------------------------------------------

《推薦序》令人凝視的德國教育文化書寫    旅德作家 鄭伊雯

我很喜歡旅行,我想佳慧也是。穿梭各地,旅行擴展了我的視野,旅行也讓我得以穿梭時空疆界,以一己之見窺探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繁華。

但是「旅行」與「旅居」又是截然不同,旅行者容易帶著疏離與趣味的心情來看待新鮮事物,但旅居者就必須在生活的實際面上,去碰撞食、衣、住、行等各式各樣的問題,以及隨孩子而來的教育問題。詹宏志在評論胡晴舫的《旅人》一篇文章中曾經寫道,旅人是「戴著故鄉看異鄉」,之後又是「帶著異鄉看故鄉」,不管是文化上的差異、衝突、震撼,旅人與書寫永遠有著立場與角度的左右搖擺。

從台灣到英國,從英國到德國,再從德國回到台灣,佳慧在幾年的德國生活與文化浸淫下,難免有些心得與感受想要說說,不僅談及她對德國教育所感受到美好的那一面,也敘述了小孩成長的快樂歷程,這一種旅居德國的媽媽觀察之眼,遊走在異鄉與故鄉之間的心情感受,也正是讓人非常好奇的足以凝視觀察的文化深思處。

當然,在每個國家現行的教育體系與制度裡,背後都有一套強大的法制、經濟、社會、文化、與思想體系支撐著。相較於台灣社會,德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並重的國度,如德國學校對於學生家長「理所當然」的要求態度,以及堅持父母陪同參與學童上課學習的成效,對於台灣社會裡一般雙薪家庭下的父母,這就是相當困難的要求。

假如,我們稱讚在德國教育下成長的孩子,真的不錯,或許讀者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德國教育體制好、學校教育辦得好、或德國學校的老師比較會教書或帶領小孩求知。其實,在這背後絕對不是只有「學校教育」,還有許多父母的用心與真正花下時間與小孩相處的「家庭教育」。佳慧在這媽媽的角色,就極為稱職地扮演了家族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一個台灣媽媽與台灣之子,如何融合到德國這個大環境,如何一步一步地進入教育體系,其中的辛苦與掙扎,在佳慧陪伴孩子成長的歷程絕對是有許多故事足以述說的。

就在德國小學階段,從生活常識的學科知識,鼓勵孩子接觸書本的閱讀之夜,提倡運動風氣的整體環境……,許許多多的心得分享,藉由佳慧的書寫,希望帶給大家愉快的閱讀思考,理解德國基礎教育的豐富面向,絕不是只有培養出「會讀書」的孩子而已。我很享受閱讀佳慧的文字,希望您也能藉由閱讀此書,進一步理解德國民族對他們國家未來主人翁,所努力與訴求的教育面向。

◆推薦短文
「不管書唸得好不好,每個人都需要生活的能力」對照「不管有沒有生活能力,書唸好再說」的教育現況,實令人汗顏;如能拋開無形中加諸孩子身上的枷鎖,孩子的生命將無限寬廣。──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謝國清


內容連載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小K在德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說出我們常吃、只有歐洲出產、連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稱,甚至,只要給他清單,他就可以上超市幫我買菜,比老公買的還正確!這就是生活。不管書唸得好不好,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
春天來臨,冬天的積雪融化了,好不容易可以不用再踏著厚厚的積雪走路上學,我與兒子間的對話,似乎也因為天氣的轉暖,隨著「春天」起來。

「哇~春天來了耶,你聽,小鳥已經在樹上叫了。」陪小K上學的途中,我隨口對小K這麼說。

「冬天也有鳥叫啊,但是春天的鳥叫得比較大聲。」小K邊走邊回答著。
「?……」我一頭霧水,問道:「春天的鳥叫得比較大聲?你是怎麼知道的?」

「老師說的啊。」小K煞有其事的開始解釋:「因為春天來了,鳥要叫大聲一點,告訴大家春天來了。」

哈哈,沒想到,德國的生活教育教得這麼仔細。在四季如春的台灣長大,我真的不知道春天的鳥兒與冬天的鳥兒有什麼差別,如此說來,連叫聲都有差別呀?

歐洲因為四季變化明顯,因此每一個季節都有每一個季節的樂趣。秋天找葉子、認識樹木;春天找尋鳥類、認識鳥類;冬天出去看雪、玩雪;夏天在學校裡沖涼、玩水……。

再想想,住在四季如春的福爾摩沙,我們究竟認識了多少鳥類?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總在努力背誦著許許多多所謂的知識,卻通常對身邊的生活與環境一無所知?

德國小學教的不只是識字、不只是知識,相反的,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得教會孩子怎麼「生活」。

幼稚園學童,也懂得分辨植物是否有害
也許你會問,生活有什麼好教的?其實生活學問可大了。
小學畢業之前,會簡單的烹飪嗎?知道四季成熟的果實是什麼嗎?知道哪些野生的果實是不能吃的嗎?知道哪些是所居住的城市或地方特有且珍貴的鳥類嗎?即使唸到了大學畢業,大多數的台灣學生對這些問題還是不怎麼清楚。

在德國,這些就是老師在小學的課堂上、生活上所教授的「課程」。孩子從課程中學習食物是怎樣來的、要如何珍惜食物;四季變換要如何穿衣;所居住的房子是用什麼素材建築的、古代的房子和現代的房子有什麼不同;不論騎車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這些不就是所謂的生活課程嗎?而正是從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課程中,孩子也同時學習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有趣的歷史、文化、自然……等知識。

在德國小學的教學課程中,有一門課叫做「Sachunterricht」(生活常識課程),在這一堂課程中,老師用既有趣又富生活化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社會、自然等等的學習項目。不但學知識,德文的單字也同時在累積。

例如有一回,老師請孩子帶用麥子做成的食品到學校來。在德國,麵包是主食之一,許多麵包是用麥製成的,老師會告訴孩子麥子長什麼樣子、麥子的生長情形、吃麥子做成的食物有什麼好處。更有趣的是,這一門課還告訴你所有家畜的懷孕期究竟有多長;一隻小乳牛從乳牛媽媽懷孕到分娩,需要幾週;小雞幾週會孵化……等,這些我們從小到大從來都不知道的問題。開了這一扇有趣的知識之門後,對這些生物有興趣的孩子,就會試著去找更多的書來閱讀,以獲得有關的知識。

這樣的生活教育,不只在小學,其實幼稚園老師就開始啟蒙,讓孩子們認識環境、學會保護自己、也尊重並保護自己所居住的環境。有一次因為出門辦事,我正巧經過小K就讀的幼稚園,看到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出來「放風」,到附近的公園玩耍,老師帶著孩子們,就像是大家一起散步,邊走邊一一介紹路邊的植物和風光。偶爾有一隻小刺蝟,從他們面前搖搖晃晃而過,老師還會讓大家停下來觀察,並且讓小刺蝟先過呢!經過一株植物時,老師在一棵果子長得像蔓越莓的小樹前,停了下來,告訴大家:「這種果子是不能吃的。」並仔細的告訴孩子怎樣分辨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類似植物。

你說,才幼稚園的孩子,會懂這些嗎?其實,有時候我們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老師這樣的生活教育方式。我發現,大部分的德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真的都認識這些在居住環境附近的植物,並且能分辨它們是否有害呢!

所以德國小學的老師,除了是孩子們的知識傳授者,也是生活上的啟蒙導師。

德國小學,給台灣媽媽上了一課
還記得有一年秋天,老師要孩子們帶秋天的果實到學校,所以那個週末,我們幾乎都在森林裡撿栗子。有趣的是,撿了一大堆的栗子,我還興致勃勃的把它們拿來試試看,想做成糖炒栗子呢!結果小K卻告訴我:「這種栗子不能吃啦!」讓我空歡喜一場。原來,栗子還有分能吃、和不能吃的呀?
有時小K還會告訴我,要如何對待野生的小動物。

例如有次看到一隻彷彿是被曬死在路旁的小刺蝟,小K就跟我說:「秋天的時候如果妳在路上遇到一隻Iger(刺蝟),妳可以先用水果和樹葉餵牠,然後把牠放在有食物的樹叢或樹洞裡,這樣牠才可以過冬,不然在冬天裡沒東西吃,牠是會餓死的喔!」我才知道,原來這種小刺蝟是吃葉子和掉落的果實呀!

小K還說:「媽媽,冬天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在我們家花園的樹上放一個小房子,裡面放一些鳥食。」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老師告訴我們,冬天裡有一些小鳥找不到食物,會餓死,所以我們要幫牠們準備一些食物。」

原來如此。難怪在冬天來臨前,德國超市裡會放著一堆一堆的鳥食販售給客人,原來是要幫助小鳥兒們渡過嚴寒的冬天呀!我唸到大學畢業,這種小學的常識,卻知道得很少。德國小學也幫台灣來的媽媽我,上了一課呀!

兒子比老公還要會認菜
瑞士教育權威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說:「人從玩樂中學習思考與探索。」

相較於德國這樣的生活教育,我開始回想著,從小到大,我就只會吃蔬菜,連蔬菜長什麼樣子,也是到結婚之後,因為經常烹飪、到市場買菜,才漸漸了解的。但是兒子在德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說出我們常吃、只有歐洲出產、連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稱,甚至,只要給他清單,他就可以上超市幫我買菜,比老公買的還正確!

這就是生活。不管書唸得好不好,成績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

所以在歐洲的孩子,男生也需要學煮飯。歐洲生活費頗高,天天外食不是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因此人人會烹飪,是件重要的事。雖然如今歐洲超市裡已有許多現成食物提供給消費者,但是學烹飪這件事還是相當被鼓勵的。在一般小學裡,從二年級開始,就有課後的烹飪課,供孩子選修參與。小K二年級時就參加了烹飪課,在草莓盛產的春天裡,烹飪老師教他們做草莓奶昔、草莓果醬;秋天果子成熟時,教他們做杏桃蛋糕,也教他們如何煮出好喝又健康的茶。不但學習烹飪,孩子們還學會選擇當季的食材,既有趣又富有知識性。

在台灣,多半的孩子知識豐富,但生活常識卻顯不足。

除了知識之外,生活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並不值得鼓勵。如果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在課堂上既能體驗生活週遭的事物,又可以有知識上的獲得,這樣不是很好嗎?

小K媽的悄悄話:
教育家杜威所說的「生活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而我發現,在德國教育中,生活即教育,被真正的落實。
擁有一個空白的暑假
「你認識那些生活中塞滿一長串課程、訓練、課外活動的孩子嗎?……如果讓他們到那些美麗恬靜的地方度幾天假,他們將會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該如何享受自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時間學習獨處,這會讓他們難以面對成年後的生活。他們無法放鬆自己,因為從來沒有人教他們,該如何輕鬆度日。……」

在德國放假的日子裡,我喜歡坐在落地窗前,看著社區裡的孩子玩耍,他們經常成群結隊,從這家玩到那家,再從那家玩到更遠的那一家,或者,總有幾個孩子,默默的坐在地上發呆或畫畫,感覺很舒服自在。我常想,為什麼我們東方的孩子,無法玩得如此自在?而且總是不斷穿梭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活動或學習課程裡?

其實,夏令營、冬令營的收穫,有時候沒一個暑假待在家裡花園的豐富呀!

懂得安排時間的孩子,永遠不無聊
住在我們家斜對面的揚,比小K小兩歲,是附近鄰居中,與小K年紀接近、也比較玩得來的男孩,總是在放假的時間或放學的午後,來按我們家的門鈴。

「Monica妳好,」揚總是很有禮貌的問我:「今天小K有空嗎?我可不可以來你們家跟他玩呢?」

「當然好呀,不過你得先告訴你的媽媽你在我們家,否則等一下她會找不到到你喔。」這是德國的「紀律」,孩子必須自動告知父母親自己的去處。

「好。」然後就看見他咚咚咚的跑回家,三分鐘後,抱了一堆玩具就來了。

我經常偷偷觀察小K和揚玩耍的情形。
有時候他們不一定會玩相同的玩具,大多數的時間是交換玩具,而且不衝突的玩著,一邊玩一邊聊天,有意見相左了,就大聲吵一吵,過一下又恢復和平。

有時候,兩個調皮的小男生,在我們家或他們家花園裡,神秘地抓著一大堆蚱蜢、昆蟲觀察、討論,接著跑去找爸爸們問東問西,儼然自己弄了間自然教室般的了不起。或者,搬了一大堆實驗用的玩具,把院子裡的花草染成到處是奇怪的顏色,接著還會一起開心的跑來告訴我,他們做了一個多麼偉大的實驗、樹葉怎樣可以染成藍色……等等的「實驗結果」。

讓我覺得很神奇的一點是:德國小孩總是知道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

有時在社區裡,相約騎單車,可以玩上一個上午;溜直排輪,可以溜一個下午;一個人、一顆足球,可以消磨許多時光;有時候在自家花園的小沙坑,專心的挖一個下午的沙;大一些的孩子,有時會捧著故事書,在花園的草地上閱讀起來;夏天裡放一盆家庭式游泳池、一隻大陽傘,就可以泡一下午……。擁有許多「空白」的時光,對德國孩子來說是一種常態,因為就算不放假也有很多「空白」,父母不安排他們上補習班,也不會因為怕輸在起跑點而安排他們學很多的才藝,因此,從小就必須學會安排自己的空白時間。

這種現象常讓我在台灣的友人們大呼羨慕而且不可思議,有些則認為這些小孩真浪費時間,我自己則認為這是一種環境的影響和大人給孩子的空間。

以長長的一生來說,可以無所事事又快樂的時光,也應該僅有童年而已吧!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你會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童年時光?會希望自己在永遠無法停下來的學習環境下度過童年嗎?在德國很多父母親是博士,但卻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將來也是博士,反而讓他們更自然、更自由的發展,有些還送孩子進森林小學。在台灣、在中國,卻有許多自己不是博士的家長,強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博士,或者唸更多的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我很深刻的記得有一個大陸北京來的朋友跟我說過:「外國的孩子,有童年沒成年。」這是很明顯的東西方觀念差異。德國人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父母親只能協助他們找到方向,沒有權力勉強孩子。他們認為只有讓孩子從小擁有自由的空間,孩子才懂得如何為自己做決定,這樣的孩子,也才能夠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先學會獨處,才能夠思考
學會獨處才能思考,很多德國人都如此認為。
我想也是因為善於留白,所以德國才出現了那麼多哲學家,在德國的海德堡還有一條哲學家小徑呢!因為有空白,才能思考更多的未來和方向。當然在德國也有腦袋空空啥都不想的孩子,但是也因為他們腦袋什麼都不想,所以做事時格外專注,有時為了完成一件小小的作品,小小年紀的孩子,可以幾個小時都在做同一件事。在學校的遊戲室裡,總是堆滿各式的益智遊戲、成堆的樂高和積木、還有魁儡偶戲(Puppen)……,讓孩子在課後的時間,不在外面活動的日子裡,做些動動腦筋的事。

老公德國公司裡的老闆亞歷山大,在一次聚會中,聽到我們說台灣的孩子經常要唸書或補習到很晚才回家,直呼不可思議:「花那麼長的時間,這樣真的可以全部讀得進去嗎?有辦法一直專心在書本上嗎?在德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

亞歷山大的質疑的確值得讓人省思。

我們從小就是這樣唸過來的,但是那麼長的時間坐在補習班裡、書桌前,真正吸收並融入腦中的知識,我相信和唸書時間不長的德國孩子比起來,應該相去不遠。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要讓腦袋死記那麼多東西,而不願意花多一些時間用來思考呢?德國人很務實的認為,書要唸進腦袋去,需要有時間思考,思考過的知識進入腦中,才算真的是自己的。人的腦力有限,過度使用,並不見得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東方的日本、韓國也都是如此。我們有位瑞士律師朋友到日本作客時,看到他日本女友的弟弟,為了考上醫學院,每天唸書唸到晚上一、兩點,直呼:「你們亞洲人真是瘋狂,這樣書真的唸得好嗎?我從小沒有這樣唸,不到三十歲,現在也當上了合格的律師呀!」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過慣了,一旦停下來,很多人不知該做什麼,連孩子也是如此。

英國知名暢銷書作家理察.田普勒(Richard Templar)就曾在其書中寫到:
「你認識那些生活中塞滿一長串課程、訓練、課外活動的孩子嗎?……如果讓他們到那些美麗恬靜的地方,例如:山際、海濱、鄉野間渡幾天假,他們將會不知所措。……
們不知道該如何享受自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時間學習獨處,這會讓他們難以面對成年後的生活。他們無法放鬆自己,因為從來沒有人教他們,該如何輕鬆度日。……」

忙碌的社會型態,讓孩子也變得十分忙碌:安親班、英文課、才藝課……填滿了下課以後的生活重心。一旦停下來,許多孩子反而會慌了手腳,直呼無聊,不知該做什麼。其實一些適度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有所收穫,但也需要有一些孩子可以安排的「自我時間」,空白,有時也可以讓孩子獲益良多。

前幾年有人提倡「慢活」,這是個好的想法,但是從小就沒有習慣享受偶爾空白的生命,如何慢得下來呢?

在德國,我看到的是:每個孩子感覺起來都「無聊至極」,但是他們卻可以認真、而且無所目的的,去完成一件在我們大人眼中完全無意義,但他們卻感到很重要的事。例如,在社區的馬路上,獨自一人把整條社區道路,用粉筆畫成七彩顏色,完成後還簽上名字,告訴你今天這是誰的「大作」!真是有意思。

這些孩子並不是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共同玩耍,只是他們經常可以獨自完成一些事,不需要「永遠」有人陪伴。無聊了,到社區其他小朋友或同學家串門子,是很平常的事。若找不到玩伴,溜直排輪、打羽毛球、踢足球、盪鞦韆,都可以打發一整個暑假的午後時光。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們舊家附近的一個少年,風、雨、雪無阻的,每天會固定在同一時間出來盪鞦韆。你看,是不是「無聊至極」呢?但也許他正在思考著某些他認為重要的事吧!這是他每天固定的「獨處時間」。

我經常想,孩子有伴很重要,但是學會獨處的能力,更是將來競爭力的一環。

因為在獨處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思考,可以心無旁騖的做一件事,也可以練習不害怕。沒有辦法獨處的孩子,容易恐慌。在學校也是一樣,在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益智遊戲,孩子可以自己玩積木,也可以和同學一起玩益智遊戲,天氣好的時候,就在室外跑跑跳跳。一般德國小學的玩樂設施不多,但是孩子卻可以玩出很多新花樣。

任何一個人生體驗,都不是浪費
記得小時候常常被媽媽罵「浪費時間」,其實「浪費時間」在看課外書、「浪費時間」在與朋友相聚並製造共同回憶、「浪費時間」在博物館、「浪費時間」聽音樂、「浪費時間」打球……都是在體驗人生的一部分,這樣,真的是浪費嗎?
有了在德國居住多年的經驗,我們家的小K回台灣後依然很閒,閒得每天寫完作業就看小說。從來沒受過正統中文教育和英文教育的小K,回台灣之後英文、中文竟然都進步神速,完全拜「無聊」之賜。所以有時候寒暑假根本不需要安排滿滿的行程,偶爾讓孩子不為什麼的玩耍,很多創意,都是從無聊和無意中的想法開始的,不要總是擔心孩子趕不上別人,而讓孩子在不斷填鴨的現實中漸漸失去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

小K媽的悄悄話:
孩子的「空白時間」是自由的,讓他們學會自己安排想做的事,生活中就不再只有電玩、電視和唸書,而可以想出更多可以做的事。
創意,就從「空白」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